随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占工资比重逐年下降,社保制度主要目标之一的“保基本”正在弱化,而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养老金双轨制”似乎也在酝酿着一个新的转变。有消息称,目前人社部已有成型的养老金改革方案,正在修改完善,但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模样?所有人都不得而知。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公务员篇
刚刚工作一年的公务员小娜,最近一直在关注“双轨制”的新闻,每当看到网友们高呼养老金应该“并轨”的消息时,她总是很揪心。原来,小娜去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一家人都很高兴。虽然公务员工资水平不算高,但是福利较好,尤其是养老不用发愁。一旦养老金走向“并轨”,小娜辛辛苦苦考来的公务员岂不是也没那么值钱了?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国企篇
与公务员旗鼓相当的当属国企员工,他们的养老保险金如何呢?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国企员工的养老保障正经历着由国家支付到企业与个人支付的过渡期,养老金水平需要根据企业盈利情况来觉得,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员工的养老金收入比公务员可能还要好;但是盈利较差的企业,员工的养老金却“苦不堪言”。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外企篇
小娜的“发小”青青与小娜不同,她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养老金的“并轨”,对外企员工有什么影响呢?据青青介绍,外企公司一般都是按照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来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因此,养老金的多少,还是要看工资水平的高低。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私企篇
相比于上述三大人群,对养老问题最纠结的当属私企员工,国内大部分私营公司都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的。小飞在国内一家私营咨询公司工作,一个月能拿到1万元左右,他的基本工资为4000元,可是公司在给小王交保险时,是按照1680元为基数来缴纳的。因为咨询公司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降低养老金缴费基数对于公司来说,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开支。
可见,我国大部分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都较低,“并轨”趋势,让有人欢喜有人忧。就算真的实现“并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作为社保的一部分,也只能保障最基础的老年生活。想要安享晚年,人们还是应该及早为自己配备商业养老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