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保险案例内容详情
菜单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任重道远

2013-10-18 20:14:45

   2013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调查显示,将近40%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此外,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待遇相差较大。这将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乐康无忧”返还型住院医疗保障计划,兼具保险保障和保费返还双重功能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公平路在何方?

老张和老王是从小的好朋友,他们一起参加工作,一起退休。如今,他们还时常在一起喝没酒,聊天,品人生。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相差无几。然而,具体到退休金收入上,老王则要优越很多。

原来,老王退休前的单位是事业单位,而老张则选择了一家民营企业就职。这也正印证了中国社科院在今年年初做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新农保的人有78.9%认为养老金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其次是居民占56%。而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只有3.8%认为不能满足需要,有53.8的人认为完全能满足生活需要。

数据上的巨大反差深深刺痛了人们的神经。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已经迫在眉捷,因为养老保险双轨制不仅严重损害了社会保障天然追求公平,而且对全国各地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化形成制约。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困难重重

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时至今日,改革仍然在原地踏步。既然“并轨”的大致方向已经确定,为什么在落实上会有如此之大的困难?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会触动某些人群的利益。不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会担心改革将增加个人负担,因此对改革的热情并不高、缺乏动力。某地一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坦言,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本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个人几乎“零负担”,而一旦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成本必然上涨。

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同样认为,养老保险体制“并轨”,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群体间利益的协调。另外,他认为在进行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时推进机关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因为,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虽然有差异,但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另外,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国统一,去“碎片化”,也必然要求对两个群体的养老制度进行改革。

“悠享康健”重大疾病保险计划,涵盖原位癌和30种重疾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以传播保险理念,普及保险知识为目的,具体保险产品责任请以保险合同条款为准。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