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享
家住深圳的陈先生和王先生今年同是55岁,再过十年左右就要退休了,他们都参加了养老保险,陈先生的工资为3000,王先生的工资为6000,已知深圳的当地平均工资为5200,这么说陈先生的缴费基数为3210(5200*60%),王先生的缴费基数为5200。我们可以看出王先生的缴费基数比较高,每个月缴纳的养老金数量多,最终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也就比陈先生多,这是养老金缴费基数高最显著的优点。
养老保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法律法规为老年人退休后的经济来源提供保障的保险。养老保险的缴纳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被保险人单位,缴纳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另一个是被保险人,缴纳比例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
养老保险基数是指参保人员缴纳养老金的基数。我国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的,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处于中间部分就按当地平均工资计算。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养老保险基数高的利弊
从上述对养老保险基数概念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养老保险基数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个人月工资总额、当地平均月工资。个人月工资高,缴费基数就高,工资低,缴费基数也低;当地平均月工资高,缴费基数就高,平均工资低基数就低。
通常我们在缴费时都不想缴很多,但实际上缴费基数高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先从缴费基数与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金额来看,养老金拿到多少取决于缴费时间的长短和缴费额度的多少,假设缴费时间相同,缴费基数越大,拿到的养老金越多。这是缴费基数高的最大优势。
缴费基数高的弊端就是在缴纳过程中要付更多的钱,如果被保险人的经济情况较好那么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被保险人的收入不多还要养家糊口,那么缴费基数高就会减少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