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免赔额就是保险公司跟投保人通过事先约定,损失额在规定的数额内,其损失由投保人自行承担,保险公司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那么,医疗保险免赔额是怎么计算的?具体我们还是来看下文的简单介绍。
医疗保险免赔额是怎么计算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医疗保险,一旦生病住院就需要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疗费用。如果设置了免赔额,医疗费用在免赔额范围内,保险公司是不进行赔付的。事实上,免赔额还可以分为绝对免赔额、相对免赔额、总计免赔额,具体如下:
1、相对免赔额
相对免赔额是指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损失进行赔付起点金额,被保险人的损失只要达到这个金额,保险公司是可以全部予以赔付的。
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小李看病花费了3000元,其免赔额为2000元。这时,保险公司应该赔付3000元而不做任何扣除。但如果小李的医疗费用花费在2000元以下,那么,保险公司是不进行赔付的。
2、绝对赔偿额
绝对赔偿额是指保险公司只超过一定限额的损失为赔偿原则的起点金额。其计算公式为:保险理赔金=(医疗总花费—免赔额)×赔付比例。
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张三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免赔金额为1万元,不久生病住院了,医疗费用花费了2万元,其赔付比例为80%,那么,张三到最后可以拿到的保险理赔金=(20000—10000)*80%=8000元。
3、总计免赔额
在医疗保险中,有不少保险公司会使用以日历年度的总计免赔额的方式,吧一年内所有合规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累计在一起,一旦累计额超过免赔金额,保险公司可根据合同中的支付比例支付医疗保险金。
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李四以个人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累计免赔额为2万元。在一年中生了三次病,医疗费用分别花费了1万元、1万元、3万元。只要李四累计医疗费用花费超过2万元,保险公司可以按照合同的比例进行过赔付。
由此可见,一般免赔额越低,对被保险人越有利。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医疗保险时尽量选择免赔额低而赔付比例较高的保险产品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