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保险知识内容详情
菜单

宽限期内发生事故想要理赔应该怎么办?

2018-12-06 10:55:04

宽限期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想知道宽限期内发生事故理赔要怎么做首先要知道宽限期的确切含义。众所周知,一般只有长期保险,且都是需要续期的保险中才会有宽限期这样的说法,短期保险中不存在这一说法。《保险法》中规定:“如果投保人停缴保费,保险合同并不是自应缴纳未缴之日起失效,而是自宽限期限期满的当日24小时起失效。”

  宽限期时长为30天内或60天内。在这一段时间内,为无法及时缴纳续期保费的投保人提供机动时间,被保险人在宽限期内发生事故理赔依然能够进行。保险公司最后给予的理赔金是扣去本该缴纳的下一期保费后的金额。但是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出险被保险人也没有缴纳续期保费的话,保单就会进入中止期,效力被暂时冻结,保险公司不再承担保险责任,直到复效才有恢复保单效力的可能。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宽限期内发生事故理赔要点有什么

  一、在宽限期内发生事故理赔首先要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将出险的所有保险合同要求的资料都亲自或者是委托值得信任的人送往保险公司。一般需要保单、诊断证明、费用原始收据、事故证明、身份证明、保险产品的合同条款文件等材料。千万不能错过任何理赔手续中需要提供的材料,会大量浪费理赔手续办理的宝贵时间。

  二、在宽限期内发生事故理赔过程中,向保险公司说明情况时一定要记得如实告知所有细节:什么时候出险、出险时的具体情况等。越细致越有利于妥善办理理赔。保险公司收到材料立案后会展开调查程序。调查员将有疑问或者资料不清晰的情况进行调查,需要与被保险人再交涉。

  三、接下来会有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审核所有的材料,认定保险公司是否有保险责任,赔付金额依据此计算出来后上报,确认无误之后告知被保险人前往保险公司收取保险金。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