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不确定性,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利用稳健的方式规划资产,对抗风险。
但是在资产规划中,很多家庭都出现了误区。
No.1
中国家庭资产规划的5大不合理
第一,家庭住房资产占比过高
有数据显示,住房资产在中国家庭总资产中占比77.7%。如此之高的房产资产占比让家庭的其他资产配置十分局限。
第二,资产规划中过于保守
中国人做事比较求稳,在资产规划中也不例外。大多数家庭在储蓄中,不愿意尝试本金有可能损失的渠道,但矛盾的是又希望有较高的收益。
第三,缺乏长期的资产规划
根据调研,中国家庭大多数能接受的储蓄产品回报周期为 1 年内,甚至是 3 个月内。同时也缺乏对资产的长期规划,导致收益极其有限。
第四,投资品类缺乏多样性
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财产在房产上,而其他的资产也大多集中在少数渠道中。拥有三种或者三种以上投资品的家庭占比很低。
第五,家庭普遍缺乏保障
经过一场疫情,全民
保险意识已经大大提升,但是中国家庭依然缺乏商业保险的保障。
而且中国家庭更愿意为子女投保,却忽视了对家庭顶梁柱的保障。
No.2
普通家庭如何做资产规划?
对普通家庭而言做好资产规划并不难,标准普尔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规划方式,我们可以把资产分成四份,做好分散管理。
首先将10%的资产放在灵活账户中,用来准备未来3~6个月的开支。这个账户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短期储蓄以及货币基金。
再用 20%的钱来做商业
健康险的保障,可以通过投保
重疾险、百万医疗险等险种,因为一旦遭遇重疾,往往会给家庭资产带来沉重的打击,有健康险就能有效避免这些顾虑。
然后将30%资产放在投资账户里面,比如股票、基金或者优质的房产等,用于博取更高的收益,但要注意分散投资。
最后剩余的40%资产,是家庭的避险资产,建议配置
年金险或者增额
终身寿险,可以为子女教育、个人养老等家庭长期目标服务。有了这些保单,家庭的资产就始终有一层厚厚的安全垫。
当然,这个比例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家庭的风险偏好不同、年龄存在差异,在不同资产上的配置也可以适当调整。
总之,家庭的资产规划十分重要,做好基础的保障,学会分散投资,有长远的规划才能让家庭财务保持健康。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以传播保险理念,普及保险知识为目的,具体保险产品责任请以保险合同条款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