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保险知识内容详情
菜单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什么?这种体系下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养老保险?

2018-12-27 11:52:03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为补充、以个人储蓄寿险为更高需求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总的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大体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传统养老保险阶段(1950—1986)和养老保险调整与改革阶段(1986至今)。

  二、养老保险改革取得的成就

  城镇养老保险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体现在覆盖面扩大、待遇水平提高上,还体现为在制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1、破除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

  2、建立了主体多元的参与结构。

  3、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养老保障模式。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养老保险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然,正在经历改革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隐性债务巨大,空账问题仍未解决。

  2、保险费征缴困难,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3、保险立法滞后,政策调整不及时。

  4、非正规就业的社会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

  5、农村养老保险发展滞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规范性和稳定性较差,模式差异较大、参差不齐;第二,由于集体积累薄弱、保险补助落实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性和福利性不足;第三,统筹层次较低,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第四,基金管理制度尚需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第五,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地区差异显著,今天的“富保穷不保”,会演变成将来的“保富不保穷”。

  四、积极推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积极应对制度转轨和人口老龄化危机需要我国大力发展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寿险在内的三支柱、综合性、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三个支柱保障重点不同、层次不一、方向有差别,应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实际状况着力推进实施。

  五、各保险公司的养老险种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各大保险公司都会推出的养老保险险种有以下几种:

  1、传统型养老险。这种保险产品利率一般固定在2.0%至2.4%,但对于保险金领取时间、领取金额都可以事先协商确定。由于传统型养老保险的利率是固定的,因此,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

  2、分红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的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保底利率,该部分是确定的,一般为1.5%至2.0%,另一部分为分红收益,是不确定的,要根据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确定。

  分红型养老保险主要有带有养老保障的分红型保险和专门的分红型养老保险这两种,基础保障未完善者建议购买带有养老保障的分红型保险以积累养老金;基础保障全面者建议购买专门的分红型养老保险以积累养老金。

  3、万能型养老保险和分红型养老险相似,该类型的保险产品的收益也分为两部分,投保人所缴纳的保费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进入个人账户,这部分有2%至2.5%左右的保证收益;除此之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万能险的投资渠道较为稳健,万能险的收益情况每月公布一次,并采取复利计息。同时,万能险缴费方式也较为灵活,如果投保人收入不稳定,难以及时缴纳保费时,可以暂时缓缴或不缴,待收入允许时,再补回所欠保费,使养老计划不至于轻易中断。

  4、投资连结型养老保险。投连险的风险较高,这种保险产品所缴纳的保费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理财,保险公司不承担风险,只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自负。投连险不设保底收益,属于长期投资的手段。它的交费灵活,收费透明,通常来说,投保人交纳首期保费后,可不定期不定额地交纳保费。同时,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明示所收取的各项费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以传播保险理念,普及保险知识为目的,具体保险产品责任请以保险合同条款为准。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