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专题
菜单

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

人浏览
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
6

2016已接近尾声,在“互联网保险迎爆发窗口期”、“2016年互联网保险元年”、“互联网保险成风口”等一片看好的论调中,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或许可以从互联网保险的融资事件切入,窥探一二。 根据媒体已经披露的投融资数据,小编整理了上半年互联网保险的融资情况。截至6月末,共有10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获得融资,其中3家天使轮,Pre-A、A、A+轮共5家,B轮两家,整体来看,早期融资偏少,以中后期为主。其中,亿级融资3起,千万级6起,百万级1起。下面跟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2016年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

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之大额融资增多

根据曲速资本对数据的分析,从今年上半年10起互联网保险平台的融资案例来看,凸显出“早期融资偏少、大额融资增多”的特征。具体来看,3家获得天使轮,其余均偏向中后期阶段,可见早期互联网保险平台项目获得融资趋于困难;而与早期项目融资困难不同,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大额融资却在增多,亿级融资占了3起,千万级占了6起,另有1起为百万级,而整个2015年互联网保险平台融资达亿级的共5起。

在大量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涌现的大背景下,“早期融资偏少、大额融资增多”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资本在日渐成熟下的取舍。“从2016年以来的数据来看,其实不是资本对互联网保险的热情有所下降,而是随着对互联网保险的日渐了解,资本在投资时有了火眼金睛的分辨能力。当创业平台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时,必然要做出取舍,找出未来能真正带来投资价值的平台。”一家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创始人一语中的。

 

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之互联网互助

在10起融资中,网络互助领域有3起融资事件,均为天使轮。水滴互助、斑马社、17互助等互助平台相继获得融资的消息,以及网络互助简单可复制的模式,一时间网络互助成为热议焦点,新的互助平台不断冒出。

但是不久前,保监会批准筹建三家相互保险的消息,让网络互助平台“地位尴尬”,监管虽然屡次作出警告,但也没有一棒子将网络互助打死。监管此前曾为网络互助定下要求:

不得使用保险术语,承诺责任保障,或与保险产品进行对比挂钩;不得宣称互助计划及资金管理受到政府监管、具备保险经营资质;不得非法建立资金池。

也就是说,两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可以资金池,一个不可以。至于不得与保险挂钩,这一点网络互助早已避之不及。不过,要想无碍前行,拿到牌照才是王道,但这恰恰是最大的拦路虎。

 

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之互联网车险

互联网车险的商业逻辑和其他的互联网平台差异不大。主要的盈利点都建立在一定的量的用户基础后,可收取入驻费、广告费、以及利用“车险大数据”介入保险的其他环节。

然而受保险产品“低频次”的特性影响,用户往往是以“年”为频次单位来接触车险平台,这导致虽然从汽车保有量上来看,全国已有1.7亿辆的规模,但对每个车主来说,今年他已经投保了,对车险这块今年就没有需求了,所以这对平台来说,在建立品牌,影响用户上比其他行业的互联网化就要难得多。就拿目前经营地还不错的互联网车险平台“车车车险”来说,在去年一年也仅获得200万的注册用户,而其中投保车主约为10万,这和1.7亿的数据还是相差甚远的。

另外,由于这种撮合型模式平台只是扮演了一个中间商的角色,无法成为车险产品的价格制定者,最丰厚的利润依旧是传统的保险公司获取。

 

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之水滴互助

由美团离职创始员工沈鹏创办的一个针对重大疾病推出的互助保障平台。用户花9元成为会员,180天观察期之后,能够享受相应的赔付权利。当加入平台的用户出现重大疾病时,最高能获得水滴互助的30万元赔付。而赔付的资金由平台的用户平摊,原则上每次平摊费用不超过1元。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如一颗小水滴,在面对不可预知的巨大风险时,难以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抵御风险。但是亿万颗水滴汇聚在“水滴互助”,“平时我帮人,需时众帮我”就能够拥有太平洋般的力量,让每一个处于艰难时刻的人,都能及时有效获得帮助战胜风险。这是水滴互助计划的出发点。

资金的去向一方面用于团队建设,尤其是技术团队的建设。水滴互助涉及的区块链技术在人才方面较为紧缺;二是保障池的投入。通过更多的用户加入平台,降低每个用户的平摊资金。

这种模式和此前的网络互助平台基本无异,据说有30多位知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参与融资。不得不说,有时候创始人的背景直接决定了融资量级以及投资人的数量。

 

互联网保险融资事件之B2B2C的互助计划

越来越多的互助保障类产品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传统保险行业后带来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不过同为互助平台,36氪最近采访的“斑马社”思路比较特别。在创始人年洁看来,虽然其他竞争对手都在走2C路线,但 B2B2C 的模式才是更加可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弱相关群体做互助计划,用户体验会下降。“目前大部分平台做的是2C端的生意,用重大疾病和意外险去获客,让所有人都加入进来。这里有个问题在于说:人和人之间彼此互不熟悉,因此中间的粘性和共鸣也会弱一些。比如在癌症理赔概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人群的增加,理赔案例就会增多,每一次的理赔都要通知给客户的话,他们的感受会下降。因为看到的全部是赔付、赔偿,而这些人又和自己是个弱相关的状态。”

第二、应在垂直人群的基础上设计产品。年洁认为,每个人群的风险特点和心理共鸣都是不一样的,应该从职业、学历等属性去切分,并不是说把对癌症有恐惧的人群或者不同年龄的人集合在一起就是垂直人群。“比如说军人,传统的保险在战争和自然灾害面前是豁免的。但军人不一样,他不应该和其他人在一个池子里去均摊风险。”

基于这样的思考,“斑马社”团队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尝试 B2B2C 模式的互助计划。即平台与其他企业、团体合作,为某个群体(如军人、医生、糖尿病群体等)定制互助计划,负责核保核赔,以及后端的运营支撑;B端机构自行推广、筛选、管理用户;C端客户过来之后,后续的服务需求也可以直接向斑马社提出。

“斑马社”今年3月曾获陶石资本和峰谷资本的500万元投资,目前团队规模20人左右。创始人年洁此前有7年的保险行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