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案说险】——身份证件不外借,合...

菜单
客户服务 > 权益保护 > 消费风险提示
类型:招商信诺   发布时间:2024-12-06 19:59:12
【案例介绍】
近日,客户洪某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热线,表示自己的账户突然被扣了一笔保费,要求保险公司核实情况。经查询,洪某于一年前通过某保险销售人员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保额20万元,缴费期间20年。洪某表示并不清楚需要缴费20年,并投诉要求保单全额退保。保险公司投诉处理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客户,经过沟通了解,发现客户是通过其朋友推荐购买了这份保险,当时为了帮助朋友达成业绩,于是借出自己的身份证件和银行卡给了保险销售人员进行投保,但并不清楚保险条款及缴费期间,现在被扣取第二期保费时才发现情况不相符。
投诉处理人员非常重视客户的反映并立即开展调查,为尽快解决客户诉求,投诉处理人员通过多方核查保单投保情况,但投保单均为客户本人亲自签名确认,且由客户本人完成了新契约回访情况,客户对缴费期间等权益均给予确认,销售环节不存在误导情况。客户表示因生意周转经济压力很大,希望公司能酌情处理。最终,保险公司与客户达成一致,退还第二期续期保费,并协助客户正常办理退保手续,并对客户普及了身份证件、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有效维护客户的财产安全权。
 
【案例分析】
案例中,客户出于对朋友的信任,随意借出自己的身份证及银行卡给他人,不仅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也给自己的财产安全埋下隐患。但客户在发现自己权益可能遭受侵害后,主动联系了保险公司寻求解决,采取了正当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最终避免财产遭受更大的侵害。
 
【案例启示】
如今,销售误导现象在保险业务活动中屡禁不止,消费者需要进一步加强防范销售误导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详细了解保险条款相关信息及保障权益等,对合同条款明确理解后再签字。此外,消费者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等,如受到不法侵害,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