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家对“高血糖”都不陌生,大家深知高血糖的危害,平常也注意避免或控制高血糖,而与之相对的“低血糖”,人们往往了解得很片面,也不够重视。实际上,严重的低血糖带来的伤害要比高血糖大得多,甚至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其中,运动性低血糖危害大,却最容易忽略。
一、什么是运动性低血糖
运动性低血糖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者死亡。常见于长跑、马拉松、长距离滑雪、滑冰和自行车项目,且以女性多见。
二、引起运动性低血糖的原因
引起运动性低血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内的血糖大量消耗和减少;运动前饥饿,肝糖原储备不足,不能及时地补充消耗的血糖;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血糖代谢紊乱,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此外,情绪过于紧张,极度恐惧或身体有病,如:运动性贫血,也会导致运动性低血糖。
轻度低血糖往往表现为感到饥饿、极度疲乏、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重度低血糖会出现神志模糊、言语不清、四肢发抖、呼吸短促、烦躁不安或精神错乱;严重的运动性低血糖会出现惊厥、昏迷、呼吸急促、瞳孔放大等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如何避免运动性低血糖
1、不要空腹运动。若是爱好晨练的人,需在运动前或运动中适当加餐补充糖分,运动后也要注意增加进食量。
2、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这时的血糖较高,因而不易发生低血糖。
3、在运动前和运动中,加强糖的补充。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身体反应比较大,如腿发沉、短暂的意识模糊等,这些都是身体因低血糖刺激而发出的“求救信号”,要进行适当补给。
4、避免剧烈运动。最适合低血糖者的运动是持续而有规律的运动,如:步行、慢走、游泳、爬山、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运动后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5、运动结束时不要马上停止,应进行一些恢复性运动,如:伸腿、抬腿、弯腰等,特别是长跑之后不宜马上停下,应该在继续步行一段,直到心率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四、若发生运动性低血糖该怎么应对
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心跳加快、身体颤抖、焦虑感增加、冒冷汗等不适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这时应该停止运动,找一个可以靠背的地方坐下来靠着休息,并立即补充果汁、牛奶或葡萄糖等快速起效的饮料或食物,以升高血糖。如果低血糖症状迟迟不见好转,就应该及时就医。
无论一个人有多健壮、心肺功能有多好,一旦血糖过低,就会很快失去控制。所以大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运动,警惕和重视运动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