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专题
菜单

保费倒挂

人浏览
保费倒挂
5

  我们常常在为老人买保险时听到保险规划师说给50岁以上的老年人买保险会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其实,保费倒挂就是指要交的保费比保额还要多的一种情况。保险公司在测算保费的时候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所面临的风险等级来定的,风险越高,保费自然就会贵一些。

什么是保费倒挂?

  互联网上关于保费倒挂的文章,大部分文章一说保费倒挂,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老年人保费倒挂这个主题。

  保费倒挂,是所交总保费大于保险金额的一种现象。举个例子,年缴保费1万元,缴费20年,那么20年累计的总保费为20万,而该份保险总保额为15万,20万累计总保费超过了保障金额15万,我们称为:保费倒挂。

  我们来看三个真实案例:

  1、男,32岁,投保重疾险,因血糖升高、血脂升高、超重原因,保费增加26.3%,加费后发生保费倒挂;

  2、男,38岁,投保重疾险,健康状况无异常,添加投保人豁免、防癌险等相对完善的系列附加险后,发生保费倒挂;

  3、男,52岁,投保重疾险,因心动过速原因,保费增加14.2%,未加费前已发生保费倒挂,加费后,保费倒挂程度加大。

  以上三个案例,都已投保生效,并在保障期内发挥着杠杆作用。从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健康状况、年龄、投保内容都是和倒挂相关的关键词。因此,从真实的投保案例来看,保费倒挂,还真不一定是老年人的“专利”。

为什么会出现保费倒挂?

  在保障类保险产品中,人们往往希望利用杠杆原理,用最少的钱,撬动最大的杠杆,启动最大的保障。一旦出现倒挂,很多人就会因为价格过高而放弃购买保险。那么,保费倒挂,究竟是为什么呢?保费倒挂的产生原因是保费与风险程度成正比。

  从投保人的角度来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可避免让我们增加患病概率,所以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风险的认识越来越透彻,投保意愿也越强烈;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精算模型,一般情况下提高投保年龄会急剧增加赔付支出,大量提升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如果出险频次高,理赔金额大,还可能出现保费覆盖不足,保险公司就会发生亏损。

  因此,在风险高的人群中接受投保申请,可能发生理赔概率大幅上升。那么,从理性经营的角度来说,高风险的投保标的并不是保险公司非常理想的合作对象,因为人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不可避免地趋向衰老和病变,什么时候病变,并不在保险公司完全可控的范围内。这一部分人群,虽不理想,但又不至于让保险公司完全放弃这部分人群,那么保险公司就会调整自己的风险成本,来有条件的接收这部分人的投保申请,一般我们称之为:“次标准体”。

  1、标准体为例,重疾险在40岁之后更容易出现保费倒挂;

  2、次标准体为例,当身体出现异常提示,一般被称为“次标准体”,“次标准体”客户,从数据上分析,肯定比当下健康体客户要发生病患的风险要高,因此,保险公司会根据具体健康状况,以加费、责任免除、降低保额这些方式,来有条件地承保这些“身体”,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如上文中第一个案例,客户在32岁的年龄,发生了因健康状况加费至保费倒挂的情况;

  3、如果在重疾险的主险基础上增加不同形态的附加险,比如投保人豁免、防癌险等更加完善的保障计划,那么保费总额看起来也会非常“贵”,简单一眼看上去,也可能是惊人的“倒挂”。

  因此,保费倒挂,年龄不是倒挂的唯一原因,主要看个体差异,当然,年龄越大,“倒挂”的机率就大幅提升了。虽然出现倒挂,但是这些保障依然提供了杠杆功能。

出现了“保费倒挂”,还要考虑购买保险吗?

  事实上,很多客户,一发现“保费倒挂”,就直接放弃了配置保险的机会。

  可以放弃吗?当然可以。放弃合适不合适呢?很多时候,很多人不是真的想放弃保险,就是觉得这保险价格太高,杠杆太低了。

  事实上,目前出现了现实的案例,用一句话总结,是“比保费更贵的,是投保资格。”很多身体状况不理想的客户,不管年龄大小,都可能因为身体原因各种状况被加费,出现了“保费倒挂”。当然,比“倒挂”更厉害的,还有责任免除、延期承保,和拒保。拒保,也就是,保险公司完全放弃这个投保申请,从此风险只能由个体自担。0岁宝宝因早产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被拒保,30岁女性,因肺部结节被延期的案例等等拒保的案例,越来越多。

  因此,即使看起来不划算,依然建议,如果能够用不便宜的保险,来为自己转移未知的风险,它依然可以是明智的选择,比如,前文提到的客户,就有在32岁的年龄,发生了因健康状况加费至保费倒挂的情况。那么买还是不买呢?最后客户做出接受加费决定,是考虑到自己一时半会很难通过调整现有生活习惯方式来改善身体状况。身体随着年龄老化出问题是必然,乐观的情况是,通过保养和维护,可以维持健康,那么如果无法保养和维护,后果会是什么呢?如果趋势就是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后果是希望自担还是分摊一部分给保险公司呢?

  因此,真正智慧的办法,是通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综合判断,尽可能按个人的身体和经济状况来购买与之匹配的保险产品。如果自己已经不具备投保的资格,尽快为能够投保的家人配置适合的保险方案。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王永华表示,“通常人过了中年以后,身体机能会出现滑坡,各种慢性病开始多发,在延长的寿命中,很多人可能已经开始依赖药物维持,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涉及较大的医疗支出。”

客观建议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觉得:

  1、我现在还年轻,还不用去关心这种情况;

  2、我虽然已经在这个尴尬的年龄段了,但是我已经有配置保单了

  3、我现在还在“裸跑”怎么办

  对于现阶段已经有配置保单的很有风险管理意识。此时,依然建议在专业人士的辅助下进行阶段性的动态评估,去查看当前已经配置的保单是否跟你的家庭责任、未来家庭生活品质的期望值、身价等相匹配,是否足额,是否保障齐全,是否还需要精进完善这个风险防范系统。

  如果还没有配置保单,尽早规划,尽早配置,尽早做出风险管理措施,把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最好的投保时刻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