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总规模达到了3484.47亿元,同比增长21.1%。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医疗保险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买了医疗险之后,去医院看了病、花了钱,找保险公司理赔时,却因为花销金额未达“免赔额”而遭到了保险公司的委婉拒绝…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其实,多数人并没有搞懂医疗险合同中出现的一个词——“免赔额”。那么,保险免赔额是什么意思呢?不妨看看以下内容。
什么是免赔额
免赔额,顾名思义,即保险公司不用赔偿的金额。具体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发生的、虽然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但依照合同约定仍然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金额。有点类似于医保的“起付线”,起付线以下的部分,需要自己付钱。
比如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赔额为1万元,则医疗费用在1万元以下的,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如果医疗费用超过1万元,保险公司对超过的部分按比例进行赔付。通常来说,市面上的医疗险都会设置免赔额,依据产品不同,额度也会有所出入,有些可能会是1万,有些也可能低至几百块,甚至是0免赔额。
免赔额的类型
那么,怎么看我们的理赔是否符合“免赔额”的要求呢?这里就要搞清楚“绝对免赔额”和“相对免赔额”。
相对免赔额:如果损失金额≤免赔额,保险公司不赔;如果损失金额≥免赔额,可赔偿损失金额。比如王女士买了一份医疗险,相对免赔额为100元/次,她某次意外受伤产生医疗费用是300元,超过了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便就这300元依约承担赔付责任。
绝对免赔额:如果损失金额≤免赔额,保险公司不赔;如果损失金额≥免赔额,可获得的理赔金=损失金额-免赔额。比如李先生买了一份医疗险,该医疗险的免赔额为200元/次,李先生某次意外受伤产生治疗费用是1000元,减去免赔额后是800元,那么就这800元部分,保险公司会按照合同关于赔付比例等相关约定承担赔付责任;如果治疗费用是100元,在免赔额以内,保险公司就不用承担赔付责任。目前,绝大多数医疗险的免赔额是指绝对免赔额。
搞清楚保险免赔额是什么意思,具体落实到买保险的选择上,大家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