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专栏内容详情
菜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上的一些APP和应用小程序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社交、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有不少用户在跨平台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时,可能会发现:在某个平台搜索过的内容,另一个平台可能也会推送相关内容。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总是会接听到一系列的销售电话、推销短信、产品广告等,扰乱我们的正常有序生活。那么,手机为什么这么懂我们呢?究竟又是谁动了我们的个人信息?

  事实上,当我们在注册使用手机上的各类APP小程序的时候,在这些应用程序后端都有一个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式和网络传输,储存用户的应用数据与个人信息。这个数据库一般位于企业数据中心或者云端,由商家和程序的运营者负责维护保管。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企业获得的个人信息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数据安全的管控能力。要提高企业数据安全的管控能力,就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数据安全的建设水平,但是当前有些企业的数据安全水平较低,这就容易导致部分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泄露的风险。

  同时,根据网络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严格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原则范围进行收集。在收集用户的敏感个人信息时,也应当经过用户的明示同意。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致力于从法律层面筑牢个人信息使用的安全边界,并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但同时,个人用户也需要保护好个人的信息。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在无法确定信息是否会被泄露或滥用的情况下,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和开放权限。在遇到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时,要提高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以传播保险理念,普及保险知识为目的,具体保险产品责任请以保险合同条款为准。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