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专栏内容详情
菜单

有消费者反映在某健身机构购买了万余元健身卡。搁置一段时间再去,发现健身房已经不再营业,客服电话也无人接听。卡内金额未消费完,却退款无门。生活中,这类预付消费带来的纠纷屡见不鲜。为避免“卡在钱没”的情况,预付消费需谨慎。

1.什么是预付消费?

预付消费是消费者先向商家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钱款(商家在数额上常给予预付消费者一定优惠),消费者获得消费卡、预付卡等凭证,按次或按期进行消费的方式。

然而,一些商家宣传的预付消费掩盖了他们进行非法集资的本质:商家通过宣传,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预付消费,得到了大量资金。实际上,他们的资金周转难以长期维系。当公司或机构的资金链断裂时,商家跑路,消费者损失惨重。

图片来源:摄图网

​2.为何预付消费乱象频频?

首先,消费者与商家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预付消费时,往往难以全面了解商家的资质、财务状况和信誉等基本信息。从而难以鉴别他们所消费的商家运营状况是否良好、此次消费是否存在风险。

其次,工商部门的监管存在盲区。《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中有: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单用途预付卡预付资金的监管,防范资金风险。但该监管只对发卡达一定数量的商家有效,也就让无发卡资质、资金链极易断裂的小店有了可乘之机。

此外,消费者维权难度大。大多数商家进行预付消费承诺时,只为消费者留下客服电话等沟通渠道,却未签订书面合同。一旦商家切断相关渠道,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就因缺乏证据而升级。

3.如何把预付消费的风险降到最小?

选择预付消费机构时,消费者需选择经营状况良好的机构,千万不要被商家极大力度的优惠所蒙蔽。

办理预付卡时,应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注明消费有效期限、次数及违约责任等。按实际需求购买预付卡,尽量减少预付金额,避免服务周期过长,将风险降到最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以传播保险理念,普及保险知识为目的,具体保险产品责任请以保险合同条款为准。
下一篇:
上一篇: